当前位置:首页 >> 招生就业 >> 招生工作
物理学院 机电学院2020年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2020-06-08   浏览次数:
石家庄学院物理学院 机电学院现有教职工75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27人,博士25人,硕士44人,高级工程师2人。科研成果突出,近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著作16部,其中被SCI 、EI收录的论文达130余篇;国家级课题5项,部级课题3项,省厅级课题71项;国家专利20项;河北省科技进步奖3项。在校学生2044人。
物理学院 机电学院现有物理学、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6个本科专业,构成了理工结合的机电专业群,为学校五大专业集群之一,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专业。学院秉持“理工结合、落实到工”的学科发展理念,大力推动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发展。学院建有物理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电气工程实训中心、智能微电网中心、通信工程实训中心、“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金工实习基地、大学生自主创新活动中心,其中物理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创新基地为教育部产教融合首批试点项目。
学生专业素质强。2019年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等赛事荣获国家奖励7项,省级奖励70余项。学生就业形势好,就业质量高。2019年就业率为97%,多名毕业生入职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衡水二中等国内知名企事业单位。考研成果丰硕,42名学生考取四川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研究生。
专业介绍:
物理学(师范类 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培养具有高尚师德与健全人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具备扎实物理学专业及相关学科知识,具有过硬的教育教学技能、宽厚的文化与学科素养、良好的思维习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在中学、教育机构、科研院所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物理学相关的教育教学、教学管理及相关工作的地方性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包括: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电子线路、理论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数学物理方法、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学科教学法等课程。
通信工程(非师范类 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通信基本理论,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胜任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网络运营、设计、生产、管理、运行等多方面工作的无线工程师、数通工程师和传输工程师。主要课程包括电路理论分析与应用类课程、信号分析与处理类课程、通信原理类课程、单片机嵌入式类课程以及电磁场、微波与天线类课程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非师范类 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能够从事与智能电网和智能电气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系统、工厂供电、电力系统分析以及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等实践教学。
电子信息工程(非师范类 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培养掌握电子信息技术、嵌入式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基础知识,具备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工程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的高级工程应用技术人才。主要课程包括: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物联网技术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DSP技术及应用、电子测量及仪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EDA技术、射频工程基础等课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非师范类 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及自动化等方面基本理论,具备机械工程师基本能力要求,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设备控制及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基本能力,能在机械制造领域从事工艺与装备设计、制造、技术开发、机电系统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数控技术与数控机床、机械制造技术等理论课程以及金工实习等实践环节课程。
机器人工程(非师范类 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培养掌握基本电气控制、传感技术、智能控制、机器人控制等专业知识,具备现代工业机器人结构及控制系统设计、系统方案设计、系统集成、离线编程仿真、工作站运维等集成应用、研发以及检测与维护、生产运行与管理等技术,具有独立解决常规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扎实机器人理论基础、较强机器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满足智能制造行业发展需要。毕业生能够在机器人的生产制造企业以及集成应用公司,从事机器人工作站设计、装调与改造,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应用及运行管理等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主要课程包括机器人技术及应用、电气控制与PLC、液压与气压传动、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设计、机器人控制系统编程与仿真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建模、制造执行系统技术应用、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等。